去年夏天我在三亚夜市吃烤鱿鱼时,亲眼看见隔壁桌大哥用手机捕上来一条黄金鲨鱼。当时他手机屏幕炸开的金币特效,比烧烤架上的火星子还晃眼——从那天起,我就跟这游戏较上劲了。
刚上手那会儿,我跟个撒网捞月亮的新手似的,总觉得炮弹打得越多越赚。直到有天把手机搓得发烫,才发现金币数比退潮降得还快。后来才琢磨出这三个门道:
炮弹类型 | 射程 | 适合鱼种 | 冷门用法 |
散弹 | 中距离 | 灯笼鱼群 | 逼走位专用 |
激光 | 全屏 | 黄金鲨鱼 | 清屏时捎带打BOSS |
追踪弹 | 任意 | 魔鬼鱼 | 专治S型走位 |
有次在游戏里认识个青岛大叔,他说捕鱼跟看面相差不多。我试了半个月发现还真有点门道:
上个月在厦门海边蹲了三天,发现游戏里的鱼群刷新跟现实潮汐真有对应关系。比如每月初七、廿三的大潮时段,游戏里刷黄金鲨的概率能涨三成。这个冷知识连游戏客服都不知道,还是看《海洋生物习性图谱》时瞎琢磨出来的。
有次在网吧看见个高手,他捕鱼前总要把手机往裤腿上蹭三下。后来偷师学了几招邪门操作:
上次用这法子,在高铁上逮住条变异章鱼。坐我旁边的大爷看得直咂嘴:"小伙子你这手速,年轻时候没少抓娃娃吧?"
记得有回在鼓浪屿码头等船,游戏里突然刷出个百年海龟BOSS。当时手头就剩200金币,5级炮的激光刚充能到一半。我盯着它转圈的轨迹看了三遍,突然发现这货每次缩头前,龟壳花纹会闪一下。
掐着这个节奏,用最后50金币换了发追踪弹。结果那龟壳炸开的特效,把旁边卖椰子的阿婆都引过来了。她说这动静比她年轻时放鱼炮还响,非要请我喝椰子水——你看,游戏玩好了还能混吃混喝。
海风带着咸味从屏幕前掠过时,远处又传来熟悉的鱼群警报声。我揉了揉发酸的手腕,把手机亮度调到最高——这局该换个新套路试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