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凌晨两点,我第37次把虚拟航母甲板撞出火星子的时候,突然悟到了模拟飞行的真谛——这玩意儿就跟学自行车似的,光看说明书没用,得有人给你拆解每个动作的肌肉记忆。今天咱们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,就用你在厨房都能找到的物件,把大黄蜂的起降秘诀掰开了揉碎了说。
记得第一次坐进虚拟座舱,那些仪表盘闪得我眼睛发直。后来发现只要记住三个关键部位:左手边的油门杆(就跟汽车手刹长得差不多)、右手边的操纵杆(想象成特大号游戏手柄),还有中间那个闪着绿光的平视显示器。
真实操作 | 默认按键 | 推荐改键 |
襟翼调节 | F | 鼠标侧键 |
驻机刹车 | B | 空格+Shift |
有次我突发奇想用微波炉计时器做实验,发现完美的起飞节奏刚好是加热冷冻披萨所需的时间——这可不是巧合。
注意看平视显示器出现绿色向上的箭头时,这表示迎角正好在8.1度这个甜蜜点。这时候就算松开操纵杆,飞机也会自己保持爬升姿态。
真正的挑战从距离航母1.2海里开始,这时候要把自己想象成端着满满一碗汤走平衡木的人。
甲板风速 | 油门修正 | 配平调整 |
10节逆风 | -3% | 2格下压 |
5节侧风 | 保持 | 方向舵左满 |
最近在翻1986年版的《舰载机飞行员生存手册》时发现个冷知识:真实飞行员在进近时会默唱特定节奏的曲子。我在游戏里试了试皇后乐队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,结果连续十次完美挂索。
下次当你看到航母在屏幕里变得像手机充电器那么大小时,记得把呼吸调整成四拍吸气、六拍呼气的节奏。操纵杆的力度控制在能稳稳夹住一张银行卡的程度,这时候透过座舱盖看到的着舰引导灯,会像小时候玩的红外线笔一样听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