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在郊区练车场见到刚买二手86的小张,他正对着轮胎冒烟的老司机们两眼放光。很多新手都像他这样,觉得漂移就是「拉手刹甩尾」,结果要么原地打转,要么直接撞护栏。其实掌握正确的漂移技巧,真没传说中那么玄乎。
很多人以为漂移就是失控,这误会可大了。专业车手小林跟我说过:「漂移其实是用油门和方向盘精准控制车辆滑移角度的技术。」说白了就是让后轮突破抓地力,前轮还能保持转向控制。
正常过弯 | 漂移过弯 |
四轮保持抓地 | 后轮持续打滑 |
转向依靠前轮 | 转向依赖重心转移 |
速度上限较高 | 观赏性强但较慢 |
我那辆前驱思域就玩不了定圆漂移,后驱车才是漂移的正统选择。四驱车虽然也能飘,但需要更大马力来突破四轮抓地力。
记得第一次练定圆漂移,我在空场地画了20个粉笔圈。教练老陈总说:「油门当画笔,方向盘当橡皮擦。」
很多新手栽在「要么地板油,要么全松油」。有次开朋友的MX-5,在出弯时油门给猛了,车直接横着滑出赛道。后来学会用脚尖控制油门,像踩鸡蛋壳那样细腻。
错误操作 | 正确操作 |
突然深踩油门 | 渐进式加深 |
完全松开油门 | 保持20%开度 |
跟趾动作生硬 | 提前预判补油 |
看网上那些改装清单别全信,我见过花8万改装的GT86还不如原厂车好控制。真正需要的就三样:
有位跑D1GP的车手在《漂移圣经》里说过:「用300匹马力学会控车,比600匹乱飘更有价值。」特别是新手阶段,原厂动力完全够用。
去年冬天在雪地练车,把转向助力泵都折腾坏了。修车师傅边拆零件边骂:「方向别打死超过3秒不知道吗?」现在整理出这些血泪教训:
有回在湿滑路面试了下惯性漂移,结果车子像抹了油的秤砣直接滑进排水沟。后来才知道,雨水会改变轮胎的滑移率曲线,跟干燥路面完全两码事。
现在每次跑山路过发夹弯,都会用上从职业车手那偷学的「预判技巧」。比如入弯前把车身稍微往外线靠,给后轮留出滑动空间。还有方向盘的握法,别学电影里搓方向盘,三九点握法才能精准控制转向角度。
有个开改装店的朋友教了我个土办法:在座椅背后放瓶矿泉水。如果过弯时瓶子倒了,说明重心转移太猛。这招比看数据记录仪还直观。
旧习惯 | 改进方案 |
紧盯车头 | 看弯道出口 |
手臂紧绷 | 肩膀放松 |
重刹入弯 | 提前减速 |
现在每次去练车,后备箱固定带着反光锥和胎压计。漂移这事急不得,就像教我做菜的师父说的:「火候到了自然成。」上次在俱乐部活动,终于做出了连贯的斯堪的纳维亚式漂移,那种车轮卷着青烟划出完美弧线的感觉,可比游戏里带劲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