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玩《Burn》那会儿,我总被队友骂「纵火狂魔」——地图烧得倒是挺快,但自己基地三天两头着火。后来发现这游戏的火焰系统像活的一样,逆风蔓延速度是顺风的两倍,下雨天还能看到火苗蔫蔫地爬坡。
地形 | 燃烧速度 | 灭火难度 |
草原 | ★★★ | ★ |
针叶林 | ★★★★ | ★★★ |
沼泽 | ★ | ★★★★ |
记得上周那局经典战役:我在峡谷口放了个延时燃烧弹,等对方机甲部队经过时突然引燃,配合地形形成了火焰龙卷风。这种骚操作得盯着屏幕左上角的温度计量条,超过80%就会触发环境连锁反应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囤积燃料罐。上次看到个萌新抱着5个燃料罐到处跑,结果被流弹引爆直接团灭。记住这几个关键点:
有次我带了铝热剂+镁条,本来想玩个超级燃烧,结果跑动时自己背包炸了。后来看官方攻略才知道,这两样物品的兼容指数只有17%,比踩地雷还危险。
上周决赛圈遇到个狠角色,人家根本不急着放火。先用烟雾弹制造盲区,等我的灭火队全部出动后,突然在五个方向同时点火。这种蜂巢战术直接让我的温度监控系统崩溃。
有次我被对面用燃烧弹逼到墙角,眼看要完蛋,突然发现背包里有消防泡沫。对着脚下来了一发,不仅灭了火,还形成个临时掩体。这种操作攻略上可不会写,得自己摸爬滚打。
刚开始总觉得火焰喷射器是神器,直到有局把自己基地的天然气管道烧了。现在我的作战守则第一条就是:看到橙色管道请绕道。还有次在雪山地图玩火攻,结果引发雪崩把自己人埋了...
认识个排行榜前10的大佬,他能在混战中脱口而出:「现在东南区温度78%,35秒后达到临界点」。后来发现秘诀是用余光扫小地图的颜色变化——深红域会提前3秒出现波纹特效。
昨天终于用自创的「火龙卷」战术拿了五杀,看着敌方基地在蓝色火焰中崩塌时,突然想起第一次玩把自己点着的糗事。现在背包里永远备着两瓶灭火剂——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代价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