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第一次举着火把钻进洞口时,后脖颈的汗毛都竖起来了——头顶倒挂的吸血蝙蝠、脚下黏糊糊的不明液体,还有远处传来的低吼声,简直像在参加自己的葬礼。但五年后,当我从洞窟最深处的黄金宝库走出来时,斗篷上连道划痕都没留下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致命错误,就是举着铁剑闷头往前冲。还记得2018年《地窟探险年鉴》里记载的"血色星期五"事件吗?二十三个冒险者因为误触毒雾陷阱全军覆没。
危险区域 | 特征 | 应对方案 |
吸血蝠巢 | 顶部有倒锥形钟乳石 | 涂抹薄荷油在护颈 |
毒沼区 | 地面泛绿光 | 绑腿里塞樟树叶 |
老汤姆酒馆的驼背老板有句名言:"活最久的冒险家,都是属壁虎的。"我亲眼见过他用脚尖点地的古怪走法,从沉睡的岩浆巨人眼皮底下顺走了整个武器架。
千万别信铁匠铺的鬼话,那些镶宝石的华丽长剑在洞里还不如烧火棍好使。我的标准配置是:
装备 | 材质 | 特殊处理 |
短弩 | 黑胡桃木 | 箭矢浸泡苦艾汁 |
护臂 | 犀牛皮 | 内衬火山灰 |
记得在靴底刻斜纹,去年《深渊装备学》的最新研究表明,这种设计能减少63%的滑坠事故。
当你不得不动手时,记住这些保命技巧:
第五层那个会旋转的尖刺机关,其实藏着个冷笑话——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半圈,就能打开暗道。这个秘密写在1902年版《机械陷阱图谱》第743页,可惜那本书现存副本不到十本。
当你终于站在宝箱前,先用手背试试锁扣温度。如果摸起来像冬天的铁栏杆,赶快后退——这说明上面涂了见血封喉的蓝环章鱼毒液。用斗篷裹住手掌旋转九十度,听到"咔嗒"声后等十次心跳再开箱。
火把的光晕在宝箱表面跳动,你闻到若有若无的龙涎香。这时候该摸出准备好的黑曜石片,沿着箱盖缝隙轻轻划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