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前体检报告上"超重"两个红字,把我彻底砸醒了。看着镜子里圆滚滚的肚子和永远系不上的衬衫第三颗扣子,我决定和脂肪打场持久战。
刚开始像无头苍蝇似的乱试:代餐粉吃到反胃,苹果减肥法饿得手抖,健身房狂跑1小时结果膝盖肿成馒头。最夸张那次,跟着直播跳减肥操,结果把楼下大爷家的吊灯震下来了...
扔掉厨房的电子秤后,我发现了手掌测量法:每餐1掌心蛋白质+1拳头碳水+2捧蔬菜。现在逛超市会盯着配料表看,发现某品牌全麦面包居然排第一位是小麦粉!
饮食对比 | 减肥前 | 调整后 |
早餐 | 油条+甜豆浆 | 鸡蛋+无糖豆浆+半根玉米 |
加餐 | 奶茶+蛋糕 | 希腊酸奶+10颗坚果 |
烹饪方式 | 红烧/油炸为主 | 清蒸/凉拌居多 |
发现经前特别馋巧克力时,我会吃两颗黑巧配热牛奶。周末允许自己吃顿火锅,但会把麻酱换成海鲜汁。现在看到炸鸡不再两眼放光,反倒更馋刚出锅的清蒸鲈鱼。
从跑200米就喘成风箱,到现在能连续跳40分钟尊巴。秘密是找到喜欢的运动:跟着刘畊宏跳操时假装在蹦迪,游泳时幻想自己是条美人鱼。
把办公椅换成了瑜伽球,接电话时会不自觉地做提踵练习。原来追剧吃的薯片,现在换成自制的爆米花(用椰子油轻爆)。最意外的是早睡习惯——关灯后摸黑吃零食的概率直接归零。
习惯对比 | 旧习惯 | 新习惯 |
饮水量 | 渴了才喝 | 每天2000ml温水 |
进食速度 | 5分钟扒完饭 | 咀嚼20次/口 |
夜宵 | 烧烤泡面 | 热牛奶泡奇亚籽 |
卡在65公斤整整六周时,我试过连续三天吃榴莲,第四天居然开始掉秤。后来看《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》才知道这叫"代谢重启"。现在遇到平台期就开心吃顿好的,身体反而更配合了。
以前买衣服先看尺码,现在会先摸面料;原本用来遮肚子的托特包,换成了轻便的腰包;最惊喜的是过敏性鼻炎好转了,医生说可能和肠道菌群改善有关。
最近整理旧照片时,五岁的小侄女指着对比照问:"姑姑怎么突然缩水了?"阳台上的薄荷在晨光里舒展叶子,我笑着往燕麦粥里又加了勺坚果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