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晚上,我刚打开《动物大联盟》就收到好友小鹿的私信:"你的雪豹栖息地怎么做到每天产出30根雪绒草的?我都快把雪山翻遍了!"看着屏幕上蹦跳着舔爪子的雪豹幼崽,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不知不觉间,自己已经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资源收集法则。
记得刚玩这个游戏时,我也像多数玩家那样,拿着捕网四处抓动物。直到有天亲眼看见红树林地图里,因为过度战斗导致招潮蟹族群灭绝,整个滩涂变成死气沉沉的灰褐色...
地图区域 | 安全时段 | 必捡资源 |
北极苔原 | 18:00-20:00 | 驯鹿苔、地衣孢子 |
热带草原 | 正午阳光直射时 | 金合欢刺、白蚁土丘 |
有次我突发奇想,完全按照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栖息地重建指南》设计考拉园区,结果当月繁殖率直接提升40%!
记得给每只马来貘准备至少15㎡的泥潭区,这个数据参考了新加坡动物园2018年的《大型哺乳动物饲养白皮书》。有次我偷懒只做了10㎡,结果它们整天用鼻子拱围栏,看得我愧疚得要命。
上周带新手表弟玩,发现他总在重复我当年的错误——花半小时追着犀牛跑,却错过脚下发光的盐渍土。
以非洲稀树草原为例:
记得随身带3个空陶罐,当听到远处传来雷声时,马上跑到最近的岩石凹陷处。这是收集纯净雨水的时机,我靠这个方法存了200+单位的饮用水。
有次遇到犀牛迁徙事件,我灵机一动把收集到的金合欢种子撒在路上,结果不仅避免了战斗,还额外获得3只主动跟随的牛椋鸟。
最近在尝试用不同地貌拼接创造新生态,比如把苔原的融水引到温带森林,居然培育出了荧光蘑菇。看着夜光下蹦跳的雪兔,突然觉得这游戏最珍贵的资源,或许就是我们对待虚拟生态的那份认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