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玩到枯井藏尸案时,盯着游戏里晃动的灯笼光影发了半小时呆——所有嫌疑人都说自己案发时在庙会看杂耍,这明显不对劲啊!直到发现老槐树皮上的新鲜刮痕,才意识到凶手在时间线上玩了把戏。
记得用仵作工具箱里的温度计测井水,再用拓印纸采集树皮痕迹。这两步没做,系统不会触发血渍线索哦!
那个藏在证物栏第三页的褐色污渍,刚开始我以为是普通泥巴。直到把血渍样本分别与这些物品互动,真相才浮出水面:
交互对象 | 反应现象 | 推理价值 |
死者指甲 | 呈现蓝绿色结晶 | 证明接触过铜器 |
井绳断面 | 出现羽毛状纤维 | 锁定布料来源 |
庙会灯笼 | 产生油膜分离 | 推翻在场证明 |
特别注意:血渍必须先在阳光下晒干才会显现化学反应,这个设计真是绝了!
当我终于把袖口血渍和伪造的不在场证明连起来时,发现整个诡计的核心竟然是两套计时工具!
现在每次重玩这个案件,都会在井沿的苔藓分布和灯笼的蜡油厚度里发现新细节。建议卡关的朋友重点检查这三个地方:柴房墙角的碎布条、井底第三块砖的刻痕,还有死者腰带内侧的草药渍。
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晰,游戏里的油灯芯啪地爆了个灯花。原来破解谜题的关键,就藏在那些最容易忽略的日常之物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