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两点十七分,我的夜视仪里泛起一层薄雾,耳机里传来老张粗重的喘息声。五十米外的岗哨塔亮着昏黄灯光,探照灯像死神的镰刀,正在我们藏身的灌木丛上方缓缓扫过。
根据《现代特种作战手册》第三章的标注,这座藏在喜马拉雅南麓的混凝土堡垒,拥有三层地下工事和每小时轮换的128人守卫。卫星热成像显示,他们甚至在东侧悬崖架设了隐蔽的迫击炮阵地——这可比三个月前的情报棘手多了。
威胁等级 | SS级(最高) |
核心目标 | 地下二层指挥中枢 |
爆破当量需求 | ≥200公斤C4 |
山猫的匕首岩缝时,带落的碎石让我心跳漏了一拍。我们正贴着70度峭壁移动,下方300米就是巡逻队的探照灯——这是《山地作战纲要》里明令禁止的路线,但也是唯一不会被雷达捕捉的通道。
“两点钟方向,军犬三只。”白鹭的喉震通讯器传来震动。我们立即蜷缩进腐败的落叶堆,防红外斗篷下的体温调节器开始工作。当牧羊犬的爪子踩过我的背囊时,我能闻到它嘴里的生肉腥气。
山猫用微型激光焊枪切开通风管网的瞬间,老张突然按住他的手腕:“等等!备用电路的电磁声不对。”这个曾在核电站服役的老兵,仅凭听觉就识破了伪装成换气扇的脉冲电网,这让我们比原计划多花了23分钟重新规划路线。
当老张把C4塑成蛋糕形状时,监控室传来生日歌的喧闹声。我们趁机将16个震荡触发器贴在承重柱上——这是从911事件建筑坍塌报告里学到的定向爆破技巧。
引爆序列 | 效果 |
1-4号炸药 | 切断逃生通道 |
5-12号炸药 | 引发结构共振 |
13-16号炸药 | 触发弹药库殉爆 |
第一声闷响传来时,我们已经在东侧排水渠爬行。身后连续七次的地面震颤,让污水突然变成滚烫的温泉——那是地下燃料库被点燃了。白鹭的防毒面罩被震裂,老张直接把备用氧气阀怼到她脸上,动作粗暴得像个给轮胎打气的修车工。
接应的Mi-8直升机掠过树梢时,我盯着舱门仪表盘发呆。山猫突然捅了捅我,指着下方山谷里腾起的蘑菇云。火光映在他满是油污的脸上,这个从不笑的家伙,此刻嘴角居然有道微弱的弧度。
老张在发动机的轰鸣中大喊:“下次能不能选个有自动售货机的目标?”白鹭正在给他缝合手臂上被铁丝网划开的口子,针尖随着颠簸刺偏位置,疼得他整张脸皱成风干的橘子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