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小时候揣着玻璃弹珠蹲在巷子口,看着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在水泥地上画出彩虹的日子吗?《Jelly》就是在这个念想里发芽的。我们把弹珠的清脆撞击声、果冻的Q弹触感,还有解谜的烧脑,像调鸡尾酒似的摇晃出全新滋味。
物理参数 | 果冻弹性 | 钢化玻璃 | 橡胶 |
弹性系数 | 0.8 | 0.95 | 0.6 |
形变恢复时间 | 1.2秒 | 瞬间 | 0.5秒 |
我们设计了50个形态各异的关卡,就像打开巧克力盒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味道。第7关「蜂蜜陷阱」需要让弹珠沾满粘稠物质减缓速度;第23关「镜花水月」要利用镜像反射破解视觉谜题。
我们的物理系统就像会耍小性子的猫,既有真实世界的严谨,又保留游戏需要的戏剧性。当弹珠以45°角撞击果冻墙时,实际偏转角度会在42°-48°间随机浮动——这种恰到好处的「不完美」正是手感的灵魂。
常见失误 | 发生频率 | 解决方案 |
力度过猛 | 63% | 动态力度标尺 |
角度误判 | 28% | 智能辅助线 |
美术团队从分子料理获得灵感,让每个果冻材质都有对应的音效特征。芒果味果冻碰撞时会发出木琴般的叮咚声,薄荷味则是风铃的清脆,这些细节构成了独特的听觉拼图。
焦虑的红色关卡会用蓝绿色果冻中和,疲惫时段会弹出柑橘黄的鼓励特效。我们甚至为色觉障碍玩家设计了振动反馈系统,让每个人都能感受果冻的「性格」。
第13关的储物柜里藏着1980年代街机厅的像素彩蛋,持续点击咖啡馆场景的搅拌棒会触发隐藏剧情。这些设计不是刻意为之,就像小时候总能在爷爷的阁楼翻出意外惊喜。
有位玩家用300次精准碰撞在墙面上「画」出了蒙娜丽莎,另一个团队发现了利用BUG达成瞬移的邪道玩法——我们决定保留这个美丽的错误,就像保留雪糕包装纸上偶然形成的冰晶图案。
每次测试都像在照哈哈镜:65岁的老奶奶教会我们触控操作需要更大热区,8岁小朋友演示了如何用下巴操控重力感应。这些鲜活的故事最终都融入了选项菜单的贴心设计里。
制作组每天仍会轮流用左手玩自己做的游戏——只有当开发者都玩得停不下来时,才能确信这罐「果冻」真的保鲜成功了。要不现在就用食指划动屏幕,试试让那颗草莓味的弹珠穿过薄荷凝胶组成的时空隧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