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调房里噼里啪啦敲键盘的声音突然停了,我盯着屏幕上第18次阵亡的游戏画面,忽然发现右下角弹出条消息:"您已连续在线8小时,建议休息片刻"。这才惊觉手边的泡面汤都凝成了冻状——没错,这就是我去年暑假的日常。
记得去年这时候,室友小王抱着三本《行测题库》啃得起劲,而我正窝在寝室里刷《恐怖暑假》的新副本。直到有天系主任在群里甩了条新闻:"2023年游戏行业校招平均月薪12800元",我妈的电话立马追杀过来:"别整天打游戏了!赶紧找个正经实习!"
但谁说打游戏和实习不能兼得呢?我盯着游戏里栩栩如生的古宅场景,突然发现加载界面有行小字:"美术支持:XX大学数字媒体学院"。这不就是我正在学的专业吗?
当时我翻遍7个招聘网站,发现游戏公司的实习岗就像游戏里的彩蛋——需要特定触发条件才能看见。
在《恐怖暑假》登录界面蹲守三天,终于让我逮到关键线索:游戏启动时闪过0.5秒的版权声明。顺着"灵瞳互动"这个发行商名字,我在天眼查上扒出他们最近刚拿到版号的新作《诡校异闻录》。
公司名 | 在研项目 | 实习空缺 |
灵瞳互动 | 诡校异闻录 | 剧情策划(急招) |
迷雾工作室 | 恐怖暑假DLC | 场景原画(实习) |
某公司"游戏策划实习生"的岗位描述看得我云里雾里:
后来请教了在腾讯实习的学长才知道,"设计玩法机制"就是让我们实习生先当小白鼠,把策划案里的坑都踩一遍。
当我发现心仪岗位需要"熟练使用Excel进行数值模拟"时,游戏宅的尊严让我连夜翻出《游戏设计入门》教材。后来面试时,主策老师看到我做的《恐怖暑假》武器伤害计算公式对比表,眼睛突然亮了。
记得入职第一天,带教老师扔给我个U盘:"这是下个DLC的怪物原型图,今天下班前按这个格式重命名。"打开一看,300多张图文件名全是"新建文件夹(2)(副本).jpg"。
有次半夜加班改剧情线,主文案突然问我:"你觉得女鬼为什么非要穿红裙子?"我下意识接话:"可能她生前是学服装设计的?"结果这个设定真的被写进了人物小传。
现在我的简历上躺着这段经历:
上周回学校拍毕业照,当初劝我别打游戏的系主任特意过来问:"你们公司还招不招关卡策划?我侄子明年毕业..."
窗外蝉鸣声越来越响,我保存好刚写完的实习申请邮件,把《游戏设计心理学》塞进背包。电脑屏幕上,《恐怖暑假》的新地图正在加载,行李箱轮子碾过宿舍走廊的声音,和游戏里的脚步声意外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