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游戏群里刷屏的《Project: Fighter》,让我这个格斗老鸟也忍不住手痒。试玩了三天,手机屏幕差点被我戳出火星子——这游戏对搓招精度的要求,简直像是用筷子夹着绣花针打地鼠。
开发组Shadow Blade Studio以前做过《街机年代》的冷饭移植,这次憋了三年的大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游戏里能看到《拳皇》的连招精髓、《死或生》的攻防博弈,甚至还有点《蔚蓝》的平台跳跃要素。
核心特色 | 具体表现 |
帧数级判定 | 完美格挡的判定窗口只有3帧(0.05秒) |
动态场景破坏 | 擂台边的广告牌被揍飞后,会变成临时武器 |
天气系统 | 雨天会让角色滑步,沙尘暴影响视野范围 |
刚开始我以为虚拟按键会劝退,没想到他们搞了个「触觉反馈连招系统」:
新手建议从铁壁这个角色练起,他的三板斧特别好记:
上周我无意中发现,在训练场对着沙袋连续格挡21次,会解锁隐藏语音「你搁这儿打年糕呢?」。更绝的是某些特定角色组合会触发特殊台词,比如用忍者系角色击败西装大叔时,他会骂骂咧咧:「现在的年轻人不讲武德!」
这游戏的段位晋升简直像在考驾照:
我的死党阿强已经练就了用脚拇指搓必杀技的绝活,他说这是为了预防腱鞘炎。现在每次对战前,我们都要互相检查对方是不是偷偷贴了防滑指套——这玩意儿在格斗圈都快成硬通货了。
老玩家之间流传着不成文的「擂台礼仪」:
昨天在公园长椅上搓招,路过的大爷盯着我扭曲的手指看了半天,幽幽说了句:「小伙子,你这手速不去弹棉花可惜了。」嗯,这大概就是格斗玩家的日常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