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跟闺蜜逛商场,看到一群年轻人围在盲盒机前大呼小叫,手里的塑料盒被捏得咔咔响。我凑过去瞄了一眼,嚯!原来有人抽到了隐藏款,周围人又是拍照又是发朋友圈,热闹得跟中彩票似的。这两年,盲盒早就不是小众玩具,倒成了年轻人社交的“硬通货”。
现在的盲盒市场活脱脱像个武林大会,各家品牌都亮出绝活。泡泡玛特靠着Molly系列稳坐头把交椅,52TOYS的熊猫滚滚憨态可掬,寻找独角兽的RiCO甜到掉牙。有次在朋友家看到整面墙的展示柜,活脱脱就是个“潮玩博物馆”。
品牌 | 代表系列 | 价格区间 | 隐藏款概率 |
泡泡玛特 | Molly/小甜豆 | 59-89元 | 1/144 |
52TOYS | 熊猫滚滚/招财宇航员 | 39-79元 | 1/108 |
寻找独角兽 | RiCO/卓大王 | 69-129元 | 1/120 |
上个月某品牌出的中秋限定款,原价89元的玉兔盲盒,在二手平台被炒到800+。我同事为了集齐十二生肖系列,愣是拉着我们陪她跑了三个区的门店,最后在郊区商场抽到“龙年限定”时,那尖叫声差点把店员招来。
现在玩家们个个都成了“物理学家”,在门店摇盒能摇半小时。网上流传的攻略比高考秘籍还详细:
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现在商家也开始反套路。有次我按攻略挑了个“必中隐藏款”的盒子,结果拆出来是常规款里塞了两包干燥剂...
公司茶水间现在分两拨人:喝咖啡的聊股票,喝奶茶的换盲盒。上周行政小姐姐发起“盲盒漂流计划”,大家把重复款放前台随便换。我拿换到的樱花校服Molly跟实习生换了杯星巴克,这波血赚!
闲鱼上专门有人做“改娃”生意,普通款经过喷漆改造能卖三倍价。有个玩家朋友更绝,把重复款拆成零件重新拼装,搞出个“四不像”反而被高价收走。不过要小心那些“保底必中”的黄牛,有人花两千块买“必中套餐”,结果拆出十连重复款。
现在连生鲜超市都来凑热闹,上周买榴莲看到“惊喜盲盒价”,开出个六房肉的直接在朋友圈封神。更别说那些机票盲盒、美妆盲盒,连我家楼下菜鸟驿站都搞快递盲盒,9.9元能拆出过期的三只松鼠。
最近还冒出些奇葩玩法:宠物盲盒让领养代替购买,结果有人收到土拨鼠;高校录取通知书盲盒成了招生噱头,集齐七款召唤神龙;连我家五岁侄子都拿奥特曼卡牌搞起“校园黑市交易”,一张闪耀版赛罗能换二十包辣条。
上次在地铁口看到自动贩售机,扫码弹出个宇航员系列。正准备剁手,想起上个月信用卡账单,默默把手机锁屏。转身时听见“咔嗒”一声,后面穿JK制服的小妹妹已经兴奋地跳起来——得,又是个被盲盒拿捏的年轻人。